人们常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中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和钻研程度,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和美誉。在宝鸡市金台区北坡胜利塬上,有这样一条“网红老街”——西府老街,老街的所在大有“大隐隐于市”的意味,从观感到味蕾,从颜值到内涵,真正传递着“美食之旅”的意义所在。在这里,能够一日尝尽“人间味”。 出发 动车56分钟,驱车两个半小时,就从唐都长安抵达了西府宝鸡。高铁与动车的普及,大大缩短着城际间的距离,也为出游提供了更大的交通便利。到达宝鸡市区,可以直接选择出租成抵达西府老街,也可以选择乘坐市内公交抵达相关站点,再转乘陵塬班车在西府天地十字下车,步行至老街门口。 驱车从市区到达西府老街的道路,虽然是蜿蜒山路,但路况良好宽阔。天气晴朗时,天高云淡,盘旋而上的道路两侧视野开阔,绿树成荫,从车窗外望,宝鸡市全景尽收眼底,高楼林立,却一派古典祥和。上山路上,能够看到金台观等知名景点,环境清幽古典,上山路上,遇到车尾缀满彩色气球的私家车,梦幻而童真。 探“味” 一只青花大老碗稳稳伫立在旅游区门口 ,气势宏大,也象征着这里不可撼动的美食地位。在“主食遍地”的陕西人眼里,任何美味都可以用“第一碗”来形容,味道浓厚,品质绝佳,真材实料。 西府老街目前有近八十家店铺存在并营业,有七十多家店铺美食为“单品单户”,最大程度保证了美食的独特性与优良品质,在此之中,大部分美食是拥有悠久历史的“忒色”味道。从唐太宗当年食用的“血条面”,到满汉全席中的美味猪蹄,从八十岁老奶奶亲手擀的臊子面,到从小就喝的一碗豆花,从一块老点心,到一杯茯茶,从漂洋过海到来的咖啡、披萨,到年年酿制的柳林酒……迈进十三彩斗拱建制的牌坊门楼,一场盛大的美食味蕾盛宴随即开始。 时值中午,午饭时刻来临,老街中央的“卤肉粉”吸引着过往游人的注意。铺着粗花桌布的桌子,一碗牛肉米粉刚刚上桌,细腻洁白的米粉上,均匀分布着丰盛的配菜佐料,豌豆清香,酸豆角风味十足,特殊制作的牛肉鲜香麻辣、充满嚼劲,小葱和剁椒居于中央,看上去极富食欲,令人食指大动。只有牛肉粉还不够,一瓶冰峰,一串肉质鲜美的红柳烤肉,这一餐才算真正满足。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,宝鸡同样是有名的美食胜地,到了这里,一定要尝当地人最熟悉最喜爱的美食,无疑,西府老街为人们提供了最大便利,它将宝鸡当地的著名传统美食都集结在了一起。 二十多年来,宝鸡人的清晨少不了中气十足的“咸鸭蛋”叫卖声的陪伴,对他们而言,这咸鸭蛋就是记忆的味道。而今古稀的咸鸭蛋爷爷,也已经成为“网红爷爷”,到了西府老街也一定要去“宝鸡记忆 咸鸭蛋”尝一尝,咸香流油的咸蛋黄夹馍,地道又实在。 还记得岐山臊子面吗,面条劲道,红油飘香,加上豆腐、肉丁、胡萝卜等食材炒制而成的臊子,味道酸辣可口。一碗臊子面,让世界知道了宝鸡,也让所有人知道了岐山县北郭村,在西府老街,来自北郭村的臊子面店铺门口总是排满长队,当满头银发的奶奶干净利落的擀着面条,每个人都坚信,那是来自奶奶的味道,它醇厚而质朴,却滋味无比浓郁。 当一家三代坚持做一件事,结果会是怎样?在“樊家油糕”的小小油糕上,能够发现答案,外皮焦酥,内里绵软,甜蜜如斯,但丝毫不腻,令所有人流连忘返。当一个人一辈子都以制作一种美食为爱好和事业,西府老街的“老点心”里藏着匠心的味道。 擀面皮爽口,羊肉泡以老汤不断浇制而成,特色鲜明,酱猪蹄酱香浓郁……百食百味,尽在不断发现当中。 暮归 在西府老街,不必拘泥于喜欢什么口味,不喜欢什么食物,这里的多样美食总能给人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满足。但当返归时刻来临,应当给未曾来临的亲朋好友人带些什么呢?这些是不可错过的选择。 点心类: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点心、糕点则是中国传统中十分有名的甜品代表了,而三秦大地上的点心则颇为独树一帜,形成了与苏杭小点完全不同的风格口 味。西府老街上的店铺多为老字号,不论是“老点心”还是“瑞和斋”,都不会令人失望。 小吃类:作为网红老街,西府的小吃品质上乘,为了满足各类人群需要,很多食物都有专门的外带装。配备汁水的麟游血条面、地道的樊家油糕、咸鸭蛋、擀面皮等都不可错过。 食材、饮品类:真材实料,手工精制,是人们在日产生活中偏爱手工制作食材的两大原因。西府老街的手工腐竹、豆腐是颇受游客喜爱的原料食材,人们可以亲眼看到食材的诞生和制作过程,也能感受到它的品质。经典名酒——柳林酒,会在每年新酿,并用专门的大酒海封藏3年以上,才诞生出最终醇厚绵长的佳酿,不得不带。一瓶自己做的八宝辣酱,总会令人回忆起童年辣椒酱夹馍的美好时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