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此文

西府老街:美食背后都是光阴的故事

2018-7-31 15:21| 发布者: xibulyw |来自: 西部旅游网

放大 缩小
        在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,美食是最饱含情味与情怀的一种,当问起任何一个中国人,谈及最喜欢的美食味道,一定来自母亲,来自家乡。食物,是文化的最佳传承代表与载体。
        宝鸡,古称西府,不仅是华夏文明起源地之一,也是广为人知的美食起源和传承地。一碗红油飘香的臊子面,一份酸辣筋道的削筋面,从手工制作的擀面皮,到鲜嫩爽滑的卤汁豆花,落地开花的酥脆麻花,从明清开始备受大家喜爱的老点心,到一碟祖孙三代同做的甜蜜油糕…… 散落在西府大地上的人间情味故事,从各处汇聚。
       在西府老街近八十家鳞次栉比的店铺中,多的是有着三十年历史甚至数百年历史的老店,它们在呈现出千般美味的同时,也将一个个关于美食与文化的真实故事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。人间百态,唯有食物,凝聚着关于生活的全部烟火气,中国人的智慧与精神,正是在这烟火气息中不断凸显和变得越发浓厚。

时光铸造的品牌

       很多人来到西府老街的原因只有一个:回味传承的味道,品尝历经时光沉淀的品牌美食。
       老街的小吃街一侧,有一家专门售卖咸鸭蛋和咸蛋黄夹馍的店铺,蛋黄咸香流油,配上多种配菜夹馍,极具特色而令人齿颊留香,店铺的名字叫做“宝鸡记忆咸鸭蛋”,关于这家店与咸鸭蛋的故事,是属于每个人的“宝鸡记忆”。

       二十多年的日子里,凡是居住在宝鸡的人们,都能听到同一个人售卖咸鸭蛋的吆喝,这声音中气十足,穿透力极强。从清晨太阳初升到夜幕降临时刻,高声响起的几句“咸鸭蛋”,总会在宝鸡的大街小巷中不断响起,推着自行车的移动小摊随后便会瞬间被街坊四邻包围……吆喝声的主人,是已迈进古稀之年的戴华民。从23年前为养家而选择的咸鸭蛋生意,现如今早已成为戴老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纵使寒冬,戴华民老人也常常衣着单薄地出现在街巷路口,精神头十足。网络发达时代,戴老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,面容亲和,吆喝有力,加上咸香个大的咸鸭蛋,这一切,让戴老和他的咸鸭蛋,成了西府人民内心深处最为牢靠的生活与味蕾记忆。

        作为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,满汉全席的盛名无人不知,这桌既有宫廷菜肴特色,又有地方风味精华,突出满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,涵盖了烧烤、火锅、涮涮锅等丰富种类的宴席,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,满汉全席中的每一道菜肴,都堪称经典。西府老街的“肖家猪蹄”,正是从满汉全席中变革而来,2015年,宝鸡市餐饮协会授予肖家猪蹄以“2015年金牌菜”的荣誉,古法秘制,新意改良,一只猪蹄,成为食客心中断不了的念想。

       “这个点心吃起来口感很特别,不像一般的五仁点心。这馅中白色泛青的部分是什么?吃起来酥软,却有着别样清香。”一家叫做“老点心”的店铺前,一位熟客的话,引起一干人的好奇,做了一辈子老点心的张师傅笑着回答,“这是冬瓜仁啊,不过经过了特别处理。”从陕西到山西,张师傅去过很多地方,也捧回不少奖牌奖状,用简单的“老点心”当做店面招牌,足见其自信与真诚。

        作为著名的秦式糕点之一,老点心已经流传了数百年,头天精心配制材料处理成馅,和面、包馅、烤制均在当天完成。在百年老店张师傅的店中,最为传统也最受人喜爱便是五仁点心,除此之外,绿豆、红豆等馅满足着不同人们的口味需求,金面银帮,起皮掉酥,一口下去,馨香不腻,不知道最初的老点心,是不是也是这个味道?
       走在西府老街,随处可见老字号的招牌店铺,就像“樊家油糕”。祖孙三代的用心钻研与经营,铸造出樊家油糕的经典。看似常见的小吃,在樊家人的手下,一点也不普通,精髓只有味蕾最具发言权。外皮焦酥,内里香软,馅料不是随处可见的白糖或者糖稀,色泽深红,甜而不腻。在很多人的眼里,油糕属于油腻食品,但樊家油糕偏偏做出了醇厚地道的滋味,丝毫不腻。所谓传承和用心,由此可见。

       大清早的一碗豆花,几乎是所有西府人最爱的早餐。传承了百年的“冯记豆花”更是为人熟知。大清早的西府老街街道上,店家就已经开始制作豆花和准备所需的佐料。不一会儿,小木桌旁就坐满了人,一旁小木牌上写着的“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食用”,充满仁爱。

      茶米油盐酱醋茶,汇聚成酸甜苦辣咸的生活百味。西府老街多的是老店,每家店铺、每道美食背后,都凝聚着光阴的故事。


食客眼中的精彩
       饮食的迷人之处,除了最终呈现的色香味,还有制作过程的讲究与专一。
       饼子切成条状,铺在碗底,饼上铺肉,用精心熬制的老汤浇过一遍又一遍,直到饼与肉热透,撒上葱花香菜等配菜,一碗正宗的刘老五泡馍随即出炉,汤汁浓郁,鲜香扑鼻,令人食指大动。独特的做法源于凤翔当地的传承,货真价实的食材选取,成就了食物本身鲜美的灵魂。提起老街内的“刘老五羊肉泡”,不管是游客还是景区工作人员,都有很多话要说。为了保证老街品质,也为了给游客以最为真实、高品质的享受,入驻西府老街的商家店铺,都是景区工作人员在经过前期专门考察并实地拜访之后,确立的当地特色或者招牌饮食。为保证商家利益,景区内的每种品类食物,均只有一家店铺。“刘老五羊肉泡”是在景区举行的一次美食竞赛中,由食客评选出的味蕾优胜者,大家普遍认为他家的泡馍做法独到,滋味优美。历经三次拜访,“刘老五羊肉泡”终于入驻西府老街,给食客带来欢喜。

       作为中华名小吃之一,宝鸡擀面皮由唐代冷淘面逐渐演变而来。劲道、酸辣可口的特点,让它一时间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特色小食。虽然常吃,但很少有人见过手工擀面皮的制作过程。位于西府老街的店铺——“手工擀面皮”,则真实演示着擀面皮的现场制作、调制过程,当洁白的面糊糊,经过蒸制,在氤氲的水蒸气中,逐渐变换成柔软劲道的面皮,取出切好,浇上调配好的红油和汁水。总能令食客倍感神奇,也更加放心。

        腐竹,色泽金黄,因为形状像竹枝而得名,吃起来豆香浓郁,却跟其他豆制品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口感。加热煮沸的豆浆冒着热气,香味四溢,一侧的温度计监视着温度变化,当豆浆表面的膜形成,将其取出,依次晾挂在门口的架子上,层层悬挂,等渐渐干燥,就形成了深受人们喜爱的餐桌食物——腐竹。老街上的“手工腐竹”因为品质优良,吸引了不少的回头客,而晾在门口的腐竹,也俨然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。

       在我们安静沉睡的夜晚,高粱、大米在悄然进行着发酵,年年酿新酒,酒香飘荡在街的每一处,寻香而行,就到了老街酒坊——“柳林酒”的店门前。作为中国文化名酒,柳林酒以优质豌豆、大麦、小麦制曲,新酒酿出后,必然要经历大酒海储存三年以上,历经春、夏、秋、冬的四季交替变化,酒体才被滋养得更为丰厚绵长,醇香宜人。传说中,大将军裴行俭因为酒香吸引,来到柳林镇亭子头村,即兴赋诗:“送客亭子头,蜂醉蝶不舞。三阳开国泰,美哉柳林酒”。柳林酒的名字由此而来,也不断被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所喜爱,在丝绸之路上美名飘扬。见到柳林酒的酿造工序,品尝到今年的新酒,堪称一大乐事。

         在西府老街,也有很多来自中国各地的美味存在,并且同样品质优良。一碗鲜香麻辣的卤肉粉,米粉细腻,肉质鲜嫩有嚼劲,配上大串的红柳烤肉,不只“够味”所能形容。

       转过街角,皮毛光亮的慵懒猫咪躺在文艺咖啡小店门口,进店,木质门的背后,书架、绿植有序摆放,淡淡的松木香气氤氲萦绕,院中的苹果木烤披萨总在诱惑着食客的味蕾,依着墙壁攀爬的藤蔓、花朵让人仿佛置身在自家精心布置的后花园,彩色桌椅有序摆放,温柔的午后,只想像猫咪一样尽情享受。

        不远处的冰淇淋是孩子、少女的最爱,酱猪蹄的味道也在不经意间飘散,血条面在历史的传承中仍然带给人们惊异与惊喜,各种食物味道混合的街巷,完全让人不知道该在哪里驻足,但停在哪里,都不会让你失望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 味蕾感受美味,眼睛看到传奇。西府老街,还有更多传奇故事在悄然演绎。(文/菜菜)